二手工业机器人:降本增效的“隐形引擎”
- 分类:行业动态
- 发布时间:2025-03-31
- Visits:0
在智能制造浪潮下,工业机器人已成为现代工厂的“标配”。但对于中小型企业而言,动辄数十万元的新设备采购成本,往往成为自动化转型的拦路虎。二手工业机器人市场的崛起,正为这些企业打开一扇低成本拥抱智能化的窗口。
——高性价比背后的机遇与选择智慧
在智能制造浪潮下,工业机器人已成为现代工厂的“标配”。但对于中小型企业而言,动辄数十万元的新设备采购成本,往往成为自动化转型的拦路虎。二手工业机器人市场的崛起,正为这些企业打开一扇低成本拥抱智能化的窗口。
一、二手市场的爆发逻辑
据国际机器人联合会(IFR)统计,2023年全球二手工业机器人交易规模突破50亿美元,中国占比超30%。市场爆发背后是明确的商业逻辑:一台服役3年的二手机器人,性能保留80%以上,价格却仅为新机的30%-50%。以汽车焊接领域常用的库卡KR210为例,新机售价约18万元,二手设备仅需8万元即可入手,且支持即插即用,1年内即可通过节省的人工成本回本。这种“低成本、快回报”的特性,精准契合了中小企业的现金流管理需求。
二、二手设备的三大核心价值
-
成本优势
除设备采购价直降外,二手机器人还能节省17%增值税及进口关税(若为国产机型),部分机型甚至支持“以旧换新”抵扣。对于预算有限的企业,这相当于用1台新机的预算购置2-3台二手设备,快速实现产线扩张。 -
技术可靠性
工业机器人设计寿命普遍在8-10年,核心部件(如谐波减速器)寿命超5万小时。经专业翻新的二手设备,精度仍可保持±0.05mm水平,完全满足汽车零部件加工、电子产品装配等场景需求。某电子代工厂引入二手发那科M-20iA后,插件作业速度达0.4秒/件,良品率从92%提升至98%。 -
灵活适配
二手市场涵盖四大家族(ABB、库卡、发那科、安川)及国产埃斯顿、新松等全品牌机型,支持激光切割、码垛、喷涂等20余种工艺模块。企业可按需选购带夹具、变位机的成套设备,避免新机定制长达数月的交货期。
三、选购二手设备的黄金法则
-
溯源比价
优先选择原厂翻新机或大型租赁商退役设备,核查设备序列号、维修记录。警惕“拼装机”,要求提供减速机、伺服电机寿命检测报告。 -
场景验证
重点测试核心指标:-
重复定位精度(激光跟踪仪检测)
-
各轴负载状态(空载/满载抖动测试)
-
控制系统兼容性(PLC通信测试)
-
四、二手市场的未来图景
随着工业机器人保有量突破400万台(IFR 2023数据),二手交易正从边缘走向主流。专业评估机构预测,2025年国内二手机器人后市场(维修、再制造、租赁)规模将超200亿元。对于中小企业而言,这不仅是成本优化的捷径,更是参与智能制造竞赛的重要跳板——用二手设备的价格,享受工业4.0的红利,正在成为制造业升级的新范式。
结语
二手工业机器人绝非“退而求其次”的选择,而是精打细算的智慧决策。在专业检测与风险管控的前提下,这些经历过市场验证的设备,正成为中小制造企业降本增效的隐形引擎。毕竟,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,省下的每一分钱,都是通向未来的筹码。
互动留言
WRITE A MESSAGE TO US


版权所有:长沙鹏聚机器人有限公司 网站备案号:湘ICP备2023005493号-1